站内搜索
2020外滩金融 ? 上海国际股权投资论坛圆桌论坛分享二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4日 点击率:3529
2020年12月11日,第十四届“外滩金融?上海国际股权投资论坛”(2020 SIPEF) 于上海顺利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了相关政府领导,股权投资领域专家,金融资本行业大咖,中小企业创始人等众多嘉宾,除了嘉宾大咖的主旨演讲外,现场还设立了主题多元,内容精彩的四场圆桌论坛,各位论坛嘉宾旁征博引,挥斥方遒,资讯丰富,场面火爆。我们也采撷了其中部分圆桌论坛的精彩内容,来和大家进行分享。 圆桌论坛二:大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机遇圆桌论坛主持人:章苏阳 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副理事长、火山石资本管理合伙人圆桌论坛嘉宾:成森平 三迭纪首席执行官胡旭波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 哲 上海圣哲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 健 创响生物的董事长、CEO余征坤 济峰资本的创始合伙人
一、集采会不会加剧企业发展的两极分化? 集采是近两年各个行业大发展都会遇到的促进因子,但究竟是对大企业的发展助力更多,还是会让小企业成长更迅速,各方意见不一。创响生物的董事长、CEO王健则认为,对于没有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的企业,即使是拥有一定体量的业内头部企业,也一样会造成巨大挑战,因为对这样的企业而言,改变是相当困难的,为了迎合集采所带来的各种改变,需要企业增加创新的元素,而这些投入不仅在资本层面,还得有企业的团队文化,尤其是在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上要更新,而要做到这些,是非常困难得一件事。 济峰资本的创始合伙人余征坤的看法则更为深入,他认为集采对于头部企业来说,有一个短期的冲击,但从长期看是利好的。头部企业在市场占有率方面相对较高,在这个情况下,如果价格下调,肯定利润、不管毛利率还是净利率,也会连带下降。但从长期来看,因为集采协助头部企业排除了更多小体量竞争对手的挑战可能性,再加之头部企业相对产品线更广、产品迭代更迅速,从而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也更强。 他还讲述了他自己亲身经历的市场反应,“我们也投了一些高值耗材的企业,这一轮集采我们也调研过,我说对你们影响大不大?他们回答说还好,我们毛利率从70%降到50%而已,一则产品的出厂价本来就没那么高,二来可能更多挤压了中间环节的利润,包括中间环节的加成,所以,相对而言生产企业受的影响相对还好”。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对此的看法是,中国医药行业的机会在于创新、国际化,而恰巧集采加速了进化的过程,因为有了集采,让未来每个子行业里面能够生存下来的公司数量会相对下降,这会对产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让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越强,从而存活。
二、科创版的推出,会不会助力新生企业去颠覆传统老牌行业领军企业的地位? 余征坤对此甚感认同,他认为所谓小的企业就是颠覆者,一些优秀的小的企业,了解如何把控成本的公司。在平稳的环境态势下,现有业态格局很难被打乱,但现在出现了变革,也就出现了机会,出现了能够把成本控低的机会,而这,反而给颠覆者一个机会。 胡旭波也非常认同科创板对中国新医药行业的推动,但同时他也承认中国创新药企业还没有完全进入深水区,相信到了那时,竞争会更加激烈。
三、创新药目前的实际成功率有多少?而投资这个垂类的企业成功率又有多少? 论坛主持人火山石资本管理合伙人章苏阳,对于大医疗健康行业投资相关的话题,更感兴趣,而就这些问题,他请教了上海圣哲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健。 “人类所有的创新药,加上之前一百年的小分子创新药,比如一百个这样的创新药到临床一期阶段,最后能真正投放市场的大概在12%左右,也就是八分之一左右会成功,以上的这些数据是指全球范围内。”王健回答道,“我们遇到一百家相同行业的企业项目,一般会投一到两家,我们失败有7%左右,就是一倍以下。我们不能靠这些来指导实际投资,而是要把分析能力放在诸如团队能力、产品、背后的药物数据等方面,来提高项目的投资成功率。” 而当章苏阳提问胡旭波和余征坤,是否会在明年的投资策略里把制药企业的投资比例适当提高时,他们两人也都持谨慎态度,会把相关产业的投资比例控制在30%左右。
四、我国中等以上耗材替代国外的医疗器械,仍需多久? 对于这个命题,胡哲还是比较乐观,他觉得在未来三五年这个目标就将实现。“从国产器械企业的角度来讲,如果没有医疗支付改革大的挑战,大家会相对过的更平稳些。无论是在医疗器械,还是医药相关行业,都是高度依赖于产业链的行业,但自从有了这个助力,我觉得三五年内,这些变化一定会发生,尤其是医疗器械行业。” 他还认为,在医疗改革大背景下,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会成为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升级的一个命门,其中包括可持续的研发能力、产品规划能力、甚至可持续政府事务化的能力。
五、投医疗企业获得成功的,是否不少来自业外的资本? 面对这个问题,王健先讲了个真实的个案。在生物医药行业里最成功的公司是药明康德,它是由无锡太湖水投的,而这是家以黄酒为主业的公司。创业者和投资人看问题的角度,实质上是反的,创业者需要的是钱,然后他需要智慧和资源,当他认为自己已经具备智慧和资源的时候,他就是需要钱,而这是非常直白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走通了就是对的,没走通就是错的。 而作为被投企业的三迭纪首席执行官成森平觉得,平时CEO要花很多时间去融钱,经常是希望少花点时间,快速把钱打到账上。但真正做到股东把钱打到账上,这是一个动作,之后很长时间需要陪跑。而在这其中的互相理解,如果不是基于专业、不是基于很多层面的共识,那将会埋下很多问题。余征坤从创业者角度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觉得很多医疗行业创业者,在还没有获得投资的时候,融资应该是排首位的。但如果在被投资疯抢,比如好多投资人都想参投之后,最终还是应该找个医疗行业的投资人。 六、路径及工艺复杂的3D打印药物,应当如何定位呢? 作为这个行业的创业者,成森平给了大家详实的答案。他介绍说,在国内投医药创新是三个方向,他称之为“三新”:一、新分子,不管是小分子,还是大分子;二是新的治疗手段或治疗方式,像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三是新兴技术,这类公司相对较少。在新兴技术层面,能被用来进行3D打印的技术,其实非常少,像AI技术在制药行业不能称之为新兴技术,因为它不满足FDA对新兴技术的定义。 为什么要做药物3D打印?其实,所有的药都要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患者,确认这个药是有效的。二,医药开的处方药,这个药是安全的,万变不离其宗。要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药物的3D打印就能解决这两个问题。3D打印最大的属性是什么?它不是一种打印方式,而是一种制造技术,它所生产制造的物体里面有三维结构,3D打印技术用这种三维结构技术控制药物的释放,突破现存的制剂技术所制备出来药物不能达到的内部结构,通过这样的内部结构可以释放疗效。3D打印本质上是个体制造,把个体制造变成高产量的生产方式,可以大规模量产。通过这样一种生产制造技术,能够显著提升药物产品质量。
一、集采会不会加剧企业发展的两极分化? 集采是近两年各个行业大发展都会遇到的促进因子,但究竟是对大企业的发展助力更多,还是会让小企业成长更迅速,各方意见不一。创响生物的董事长、CEO王健则认为,对于没有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的企业,即使是拥有一定体量的业内头部企业,也一样会造成巨大挑战,因为对这样的企业而言,改变是相当困难的,为了迎合集采所带来的各种改变,需要企业增加创新的元素,而这些投入不仅在资本层面,还得有企业的团队文化,尤其是在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上要更新,而要做到这些,是非常困难得一件事。 济峰资本的创始合伙人余征坤的看法则更为深入,他认为集采对于头部企业来说,有一个短期的冲击,但从长期看是利好的。头部企业在市场占有率方面相对较高,在这个情况下,如果价格下调,肯定利润、不管毛利率还是净利率,也会连带下降。但从长期来看,因为集采协助头部企业排除了更多小体量竞争对手的挑战可能性,再加之头部企业相对产品线更广、产品迭代更迅速,从而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也更强。 他还讲述了他自己亲身经历的市场反应,“我们也投了一些高值耗材的企业,这一轮集采我们也调研过,我说对你们影响大不大?他们回答说还好,我们毛利率从70%降到50%而已,一则产品的出厂价本来就没那么高,二来可能更多挤压了中间环节的利润,包括中间环节的加成,所以,相对而言生产企业受的影响相对还好”。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对此的看法是,中国医药行业的机会在于创新、国际化,而恰巧集采加速了进化的过程,因为有了集采,让未来每个子行业里面能够生存下来的公司数量会相对下降,这会对产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让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越强,从而存活。
二、科创版的推出,会不会助力新生企业去颠覆传统老牌行业领军企业的地位? 余征坤对此甚感认同,他认为所谓小的企业就是颠覆者,一些优秀的小的企业,了解如何把控成本的公司。在平稳的环境态势下,现有业态格局很难被打乱,但现在出现了变革,也就出现了机会,出现了能够把成本控低的机会,而这,反而给颠覆者一个机会。 胡旭波也非常认同科创板对中国新医药行业的推动,但同时他也承认中国创新药企业还没有完全进入深水区,相信到了那时,竞争会更加激烈。
三、创新药目前的实际成功率有多少?而投资这个垂类的企业成功率又有多少? 论坛主持人火山石资本管理合伙人章苏阳,对于大医疗健康行业投资相关的话题,更感兴趣,而就这些问题,他请教了上海圣哲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健。 “人类所有的创新药,加上之前一百年的小分子创新药,比如一百个这样的创新药到临床一期阶段,最后能真正投放市场的大概在12%左右,也就是八分之一左右会成功,以上的这些数据是指全球范围内。”王健回答道,“我们遇到一百家相同行业的企业项目,一般会投一到两家,我们失败有7%左右,就是一倍以下。我们不能靠这些来指导实际投资,而是要把分析能力放在诸如团队能力、产品、背后的药物数据等方面,来提高项目的投资成功率。” 而当章苏阳提问胡旭波和余征坤,是否会在明年的投资策略里把制药企业的投资比例适当提高时,他们两人也都持谨慎态度,会把相关产业的投资比例控制在30%左右。
四、我国中等以上耗材替代国外的医疗器械,仍需多久? 对于这个命题,胡哲还是比较乐观,他觉得在未来三五年这个目标就将实现。“从国产器械企业的角度来讲,如果没有医疗支付改革大的挑战,大家会相对过的更平稳些。无论是在医疗器械,还是医药相关行业,都是高度依赖于产业链的行业,但自从有了这个助力,我觉得三五年内,这些变化一定会发生,尤其是医疗器械行业。” 他还认为,在医疗改革大背景下,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会成为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升级的一个命门,其中包括可持续的研发能力、产品规划能力、甚至可持续政府事务化的能力。
五、投医疗企业获得成功的,是否不少来自业外的资本? 面对这个问题,王健先讲了个真实的个案。在生物医药行业里最成功的公司是药明康德,它是由无锡太湖水投的,而这是家以黄酒为主业的公司。创业者和投资人看问题的角度,实质上是反的,创业者需要的是钱,然后他需要智慧和资源,当他认为自己已经具备智慧和资源的时候,他就是需要钱,而这是非常直白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走通了就是对的,没走通就是错的。 而作为被投企业的三迭纪首席执行官成森平觉得,平时CEO要花很多时间去融钱,经常是希望少花点时间,快速把钱打到账上。但真正做到股东把钱打到账上,这是一个动作,之后很长时间需要陪跑。而在这其中的互相理解,如果不是基于专业、不是基于很多层面的共识,那将会埋下很多问题。余征坤从创业者角度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觉得很多医疗行业创业者,在还没有获得投资的时候,融资应该是排首位的。但如果在被投资疯抢,比如好多投资人都想参投之后,最终还是应该找个医疗行业的投资人。 六、路径及工艺复杂的3D打印药物,应当如何定位呢? 作为这个行业的创业者,成森平给了大家详实的答案。他介绍说,在国内投医药创新是三个方向,他称之为“三新”:一、新分子,不管是小分子,还是大分子;二是新的治疗手段或治疗方式,像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三是新兴技术,这类公司相对较少。在新兴技术层面,能被用来进行3D打印的技术,其实非常少,像AI技术在制药行业不能称之为新兴技术,因为它不满足FDA对新兴技术的定义。 为什么要做药物3D打印?其实,所有的药都要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患者,确认这个药是有效的。二,医药开的处方药,这个药是安全的,万变不离其宗。要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药物的3D打印就能解决这两个问题。3D打印最大的属性是什么?它不是一种打印方式,而是一种制造技术,它所生产制造的物体里面有三维结构,3D打印技术用这种三维结构技术控制药物的释放,突破现存的制剂技术所制备出来药物不能达到的内部结构,通过这样的内部结构可以释放疗效。3D打印本质上是个体制造,把个体制造变成高产量的生产方式,可以大规模量产。通过这样一种生产制造技术,能够显著提升药物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