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2022上海国际股权投资论坛在上海召开 聚焦二十大后私募股权投资新趋势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07日 点击率:1476
2022年11月2日,由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主办,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上海市黄浦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以及阿里云创新中心、上海股权投资协会、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外滩金融 ?上海国际股权投资论坛”(2022SIPEF) 在上海举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本届论坛以“投资新主张 发展新范式”为主题,聚焦引领投资行业变革的新资本、新姿态,探讨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趋势和行业走向。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上还发布了“2022上海最具投资潜力50佳创业企业”榜单。
聚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集聚了一大批股权创投行业机构。中基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注册在上海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达4472家,管理基金数量约3.87万只,管理基金的规模约5.25万亿元,上海的管理人数量、管理基金数量、管理基金规模均位居全国第一,在支持科技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金融工作局)局长解冬在大会致辞中表示,今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上海围绕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始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着力完善四个体系、强化一个功能,即完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四个体系,强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全球资源配置功能,重点打造“两中心、两枢纽、两高地”。上海一直高度重视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着力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创新创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支持和促进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成长,将激发科创中心建设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的新动能,有利于进一步积聚创新资本与长期资本,吸引更多机构和专业人才汇聚上海,充分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资源配置功能,从而更好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一步,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把营造国际一流的金融发展环境摆在重要位置,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支持包括优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在沪展业,不断增强对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近十年来,我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行业蓬勃发展,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得到较好发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在持续促进创新资本形成和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方面,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已成为长期资本形成的新动力和重要载体。
截至今年9月末,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约1.5万家,存续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约5万只、基金规模约13.7万亿元。2021年当年备案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于境内未上市、未挂牌公司股权的规模达4750亿元,占已投资规模的54%。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高天红在致辞中表示,近十年来,我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行业蓬勃发展,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得到较好发挥。中基协将坚决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提升直接融资比重相关中心工作,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和“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方针,努力推动完善健全法律法规,夯实行业基础制度,推动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团结带领基金行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基金的力量。
作为推动私募股权行业发展的自律组织,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长期以来坚持为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服务的理念,持续不断深化行业交流、促进监管沟通、提升行业规范、加强行业人才培训和强化行业自律。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联席理事长卓福民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受国际局势扰动、中概股赴美上市监管趋严、国内局部疫情反复等外因影响,中国股权市场呈现出“募投降温、两极分化”的特征。随着结构分化和尾部出清,股权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升;募资端将延续本土化、国资化趋势;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硬科技、先进制造的关注度及投资规模将持续提升;ESG理念将在募投管退全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制度设计不断优化,退出端压力有望明显缓解。卓福民指出,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分水岭”。理解这些深刻变化,对于把握未来的经济和资本市场走势,做好投资管理至关重要。
热议私募股权投资新趋势:ESG领域 、医疗大健康与退出路径
双碳目标的提出,让绿色金融理念愈发深入人心,ESG投资成为私募股权领域重要的热议话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在大会主旨演讲中表示,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自 2016年正式起步,经过这几年的大力发展,已经拥有一系列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产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ABS、绿色ETF、绿色保险产品、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有效推动了绿色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了更好的支持绿色科技的创新,需要更多的PE/VC和类似于养老、保险这类能够承担风险的长期资本加入。”马骏表示。
论坛共设3个圆桌分论坛,10余位与主题相关的股权投资行业代表、专家学者们通过多个角度就今年热点话题进行观点交锋。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总监、ESG投资及ESG管理咨询负责人翟家佳,太平洋财产保险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宋为翔,世邦魏理仕执行董事,华东区办公楼部负责人张越,路普能源中国区总裁胡泉,香港置地集团副董事、中国区法律服务中心总经理、中国区可持续发展工作的牵头人徐波,共同围绕“双碳目标下的ESG投资”展开讨论。讨论嘉宾们表示,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参与方,不仅从监管的角度,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还是从回应下游消费者的角度都需要将ESG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标准,而ESG投资所关注的方面,既可以是综合关注环境、社会和管制几大领域,也可以是在各类特定专题下的关注,总体来讲ESG投资不仅仅是关注财务的回报率,更加关注的是非财务性的社会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平衡。
源星资本董事长、管理合伙人;上海国际股权协会联席理事长卓福民在“大健康时代 医疗健康投资之路”圆桌上与软银中国资本管理合伙人华平,华医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刘云,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刘森林,通和毓承创始合伙人兼首席执行官陈连勇展开讨论。他们指出:现在的医疗健康投资重点是双向的,可以看到更多的中国创新技术开始走向国际了,中外在生物医药原创技术的差距在逐渐减小,未来也会有更多的创新点显现出来。而在生物医药资本寒冬阶段,寻找生物医药真正的估值基准至关重要,发展机遇终将落在头顶有灯塔,脚下有力量,心中有格局,务实做法的企业家身上。
在“VC/PE的退出路径选择”圆桌上,金浦投资总裁、上海国际股权协会理事长吕厚军与金浦智能创始合伙人田华峰,临港科创投总经理、上海国际股权协会常务理事吴巍,金杜律师事务所中国管委会主席、上海国际股权协会常务理事张毅,国泰君安投行事业部副总裁金利成;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徐海峰展开热烈讨论。他们表示:退出是“募投管退”四个环节最终能证明管理人能力的一环,退出难的问题其实一直存在,近几年,包括科创板的设立、创业板的注册制、北交所的设立,以及这两年比较热的S基金,资本市场的完善,使得投资机构退出渠道更加多元化,这对PE和VC创投行业,是一个很大的利好。退出策略和退出难度在于投资时候采取的策略以及不同产业的特性,最大的挑战在于选择投资标的时候,或者基金的投资策略、投资阶段决定了最终可以选择的退出渠道。
扶持优秀科创企业 上海最具投资潜力50佳创业企业出炉
好的项目、优质企业的不断涌现是股权投资基业长青的关键所在。此次大会发布了2022上海最具投资潜力50佳创业企业”榜单。